11月16日,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全偉、市經信委副主任趙斌圍繞近年我市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情況,以及招商引資情況等進行介紹。
一起來看看我市如何承接產業轉移,都承接了哪些項目。
三項舉措
近年累計承接工業投資項目4670個
趙斌介紹,近年我市在加快產業轉移方面主要采取了3項舉措——
積極構建多層次承接產業轉移體系。圍繞全市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方向,大力承接行業龍頭企業重大生產力;推動區縣、開發區與東部沿海地區建立產業轉移“結對”。
目前兩江新區、萬州經開區與上海張江、南京高新區等47個國家級開發區組建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上海與萬州、浙江與涪陵實現“結對”。
優化承接產業轉移區域布局。推動形成“2(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6(6個國家級開發區)+6(6個國家級海關特殊監管區)+36(36個市級工業園區)”產業園區平臺體系;推動中心城區承接企業總部、研發總部、結算中心、平臺型企業等市場主體和生產力;引導渝西地區一體化高質量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重要承載區;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聚焦綠色食品、綠色建材等細分領域承接產業轉移。
持續優化承接產業轉移環境。確保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制造業企業“應享盡享”;幫扶企業降低融資、用工、用能等成本,去年全市累計減負超1500億元,惠及市場主體658萬戶(次),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750億元;推行服務企業專員制度為企業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覆蓋和全方位服務。
通過以上舉措,我市承接產業轉移取得良好成效。2020—2022年,我市累計承接工業投資項目4670個、到位資金6425億元。其中,去年累計承接工業投資項目1674個,到位資金2370億元。
兩套平臺
汽車、電子等產業領域承接轉移成果突出
“目前我市汽車、電子等多個產業領域承接產業轉移成果突出?!比珎ケ硎?,比如汽車行業,我市先后承接比亞迪動力電池、信質驅動電機等一批核心零部件項目;在電子行業,我市先后承接華潤微電子12英寸電源管理芯片晶圓及封測、峰米科技激光投影、惠倫晶體等項目。
在裝備制造行業,我市先后承接三一重工西南制造基地、凱盛科技西南智能裝備研發制造基地項目;材料行業先后承接中鋁高端制造、華峰己二酸/氨綸/尼龍66系列項目、萬凱三期PET項目等。
在消費品行業,我市先后承接金沙河面粉、聯鴻紡織服飾研發生產項目、優倍凈高端化妝品研發生產項目等;醫藥行業先后承接國家電投醫用同位素研發及生產基地、鴻興生物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等一批重大項目。
趙斌介紹,產業轉移示范園區是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平臺,近年我市主要搭建了兩套平臺體系,即重慶沿江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市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
一個目標
以高端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招大引強
全偉說,目前我市通過完善產業鏈圖譜和招商地圖,形成目標企業庫,明確了招商目標,即以高端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前10強、專精特新等企業,開展鏈主型龍頭企業招商,引進標志性引領性項目。
著眼于此,我市將實施場景靶向招商,依托數字重慶、智能制造等特色場景,引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化等項目,不斷擴大場景優勢;收集發布場景研發應用清單,策劃重大項目,滾動發布投資機會清單;推進場景招商,引進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項目。
另外,我市還將強化資本招商,充分發揮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支持優質招商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