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讓烈士回家”主題活動暨“賡續紅色血脈 弘揚紅巖精神”專題宣講巡展巡演走進忠縣。
“讓烈士回家”主題活動就是要讓紅色基因在烈士的家鄉,以及他們曾經學習、生活、戰斗過的地方生根發芽,讓紅色基因綻放新的時代光芒,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忠縣紅色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革命英雄輩出。著名小說《紅巖》的作者之一羅廣斌就出生在忠縣;紅巖英烈周后楷、伍時英等人也曾在忠縣參加革命戰斗;忠縣籍紅巖英烈馬秀英在志達中學以文史教員身份為掩護從事革命工作,1949年1月被捕后,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嚴刑拷打,她始終堅貞不屈,誓言“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同年11月27日,馬秀英在大屠殺中英勇就義。
在紅巖英烈文史資料交接儀式上,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將馬秀英烈士在私立樹德中學、四川大學讀書時的兩份畢業證書等相關文物資料贈予忠縣。這是馬秀英留在世上彌足珍貴的兩件遺物,也是她生前追求理想進步的標志。
隨后,重慶紅巖革命歷史文化中心帶來了《我的修養要則》《紅色女特工——張露萍》《沁園春·雪》等劇目,通過講、誦、展、演等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展示了南方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事跡和紅巖英烈的英雄壯舉,詮釋了紅巖精神,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忠縣實驗小學五年級4班學生張雅舒說,紅巖先烈不怕流血犧牲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倍加珍惜,認真學習,長大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斑@是一堂精彩的主題教育黨課?!敝铱h實驗小學校教師楊海瀅稱,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用革命志士堅定的信仰和高尚的人格感染教育我們,可親可近,可信可敬。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堅定理想信念,為祖國培育好人才。(記者 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