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公園 攝/解國清
“兩江四岸”治理提升葛老溪段 攝/唐安冰
月光小區老舊小區改造
“金鰲田園”巴蜀美麗庭院示范片
一個個獨具特色的城市公園星羅其間,成為這座城市最具辨識度的特色名片;一個個老舊街區、小區在改造中實現“逆生長”,舊貌換新顏、老舊變懷舊;一座座農房、院落的持續煥新,勾勒出鬧市中“富春山居圖”……
一幕幕有目共睹的美麗蝶變,正在大渡口區全域精彩上演。
近年來,大渡口全區上下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以建設“公園大渡口、多彩藝術灣”為目標,一體化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和美鄉村建設,城鄉能級全面躍升,宜居品質加速呈現,昔日“工業銹帶”變身“人文秀帶”,“鋼鐵重鎮”變身“公園綠城”。
一幅城鄉一體、全域覆蓋的公園城市新畫卷,正在大渡口徐徐展開。
重塑區域價值 “公園大渡口、多彩藝術灣”加速成勢
從“十里鋼城”的老工業基地,到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大渡口區的城市轉型之路一走就是10多年。
在前期探索積淀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塑造與中心城區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形象和區域價值,在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扛擔當、顯作為,是新時代賦予大渡口區的又一道必答題。
對此,大渡口也正在錨定“公園大渡口、多彩藝術灣”建設目標奮筆疾書:
高品質打造公園城市——
堅持以綠色化、人本化、體系化、特色化、效益化引領公園城市建設,由“城中建園”向“園中建城”轉變,在全市率先提出構建城鄉全域公園格局,率先打造主城最具特色的公園大渡口綠道體系,率先推行“一公園一主題一特色”,加快探索具有大渡口特色的公園城市建設新路子。目前,已累計建成各類公園77個,人均綠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規劃建設134公里公園綠道。
穩步推動“藝術灣”建設——
加快“兩江四岸”治理提升,葛老溪段藝術休閑水岸正式建成投用,漁鰍浩段、茄子溪段建設也在有序推進,重鋼崖線山城步道榮獲“法國巴黎設計金獎”;釣魚嘴音樂半島,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等功能設施正在加速推進;伏牛溪片區,國際小球賽事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小球賽事場館正在加快謀劃。
持續密織交通網絡——
“四縱四橫”軌道線網逐步建立,軌道5號線一期南段、江跳線通車運行,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開始不載客試運行,軌道交通21號線、29號線前期工作正加快推進,將全面融入“重慶半小時通勤圈”?!鞍丝v八橫”骨干路網加速成型,釣魚嘴立交、陳家閣立交等節點工程完工投用,金晟路網二期、重鋼南北干道等項目順利通車,累計建成城市道路247公里。三縱線雙山隧道至金家灣立交改造工程、新袁茄路南段等項目開工,嘉南線連接道、南北干道北段、陶家隧道等項目加速推進,城市道路交通體系日益完善。
發達便捷的交通網絡有效縮短了時空距離,高品質的城市建設又進一步破除了心理距離。如今,走在大渡口的街頭,早已看不出昔日“灰頭土臉”的鋼城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綠意盎然、宜居宜業的美城圖景?!肮珗@大渡口、多彩藝術灣”,已經代替“鋼鐵”,成為這座城市新的代名詞。
重筑人居品質 舊貌換新顏居民樂享新生活
“小區干凈整潔,健身的、娃兒耍的設施應有盡有,老鄰居也多,還是這邊住起安逸?!鼻安痪?,離開躍進村街道東正社區20多年的陳阿姨,又舉家搬回來住了。近幾年,像陳阿姨這樣搬回大渡口的人并非少數。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
自2020年以來,大渡口區以深入實施城市更新提升為契機,堅持“老舊變懷舊”的改造理念,按照“五年任務、三年完成”的總體目標,高質量推進全區24個片區、137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改造,力求改造一批“有特色、有歷史、有記憶”的老舊小區,讓群眾樂享新生活。
短時間內,如此大規模的集中改造,錢從哪里來?多方訴求如何協調?
大渡口區創新探索出一套“上級補助、區級配套、居民出資、社會籌集”的多元化資金籌集方式,同時強化統籌“政府、居民、三師、企業”四方力量,探索共同締造,努力實現“各出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確??沙掷m發展。
其中,政府作主導,統籌資金籌措、溝通協調、盯辦督辦,探索“黨建+物業”“考評+獎勵”等治理新思路,使老舊小區不僅改得順,后續還管得好。居民唱主角,通過“改什么”問需于民、“怎么改”問計于民、“改得怎么樣”問效于民的方式,回應民之所需,動態優化調整方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叭龓煛饼R參與,充分發揮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專業服務優勢,高質量推動大渡口老舊小區改造升級;企業謀合力,通過公共服務供給、閑置資源變現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投資。
另外,該區在改造中還堅持“一項目一特色,一街道一亮點”的原則,注重保護和突出歷史本底、地域特色等特有的城市記憶,防止改造中出現“千城一面”,讓城市留住記憶,讓群眾記住鄉愁。例如,東正片區將“鋼城發展”歷史融入小區環境;白沙沱片區保護革命時期歷史文物,重塑白沙沱老街風貌。
如今,該區24個改造片區、137萬平方米改造工作已全面啟動,惠及居民26542戶,其中完工15個片區、113萬平方米,預計明年上半年將完成24個片區的改造工作。大渡口區因老舊小區改造成效顯著,獲市政府2022年度督查激勵。
重構和美鄉村 在都市中打造“歸園田居”
金秋時節的“金鰲田園”,五彩斑斕,如詩如畫。
“過去這邊就是一座荒山,如今變化大得很,絕美的田園景觀,豐富的農耕體驗,每個周末基本上都人滿為患?!弊詮拇蠖煽趨^啟動“金鰲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以來,江上云棲民宿負責人張靜是首批“吃螃蟹”的人。
“金鰲田園——巴蜀美麗庭院示范片”,正是“金鰲田園”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大渡口區按照4A級景區的建設標準和“生態、智慧、歷史、鄉愁、三治”五大要求實施巴蜀美麗庭院示范片建設,對“金鰲田園”綜合體項目區域內108戶農房進行改造,重點對房屋庭院和村落公共空間實施整治美化,提檔升級周邊功能及環境配套,推動農房品質、院落顏值、村落價值“三提升”,打造川渝都市和美“桃花源”。
目前,已完成108戶農房的品質提升,打造鮮家院子、朝天嘴院落、獅子坪等3個重點院落,建設微菜園、微花園、微果園90余處,完善了導示標志、文化墻、垃圾站、路燈等基礎設施,打造“進士亭”“朝天嘴”觀景平臺等8處節點景觀,完成13公里旅游公路、10公里綠道步道的貫通整治,基本實現“步步是美景、處處能打卡”。
金鰲田園項目,不僅是都市人向往青睞的桃花源,更成為當地鄉村振興、增收致富的香饃饃。
目前,金鰲田園巴蜀美麗庭院示范片中有10多戶村民自愿改造房屋,從事民宿、農家樂、農特產銷售等旅游服務行業,帶動200多名村民吃上了旅游飯。此外,當地還通過盤活村民閑置農房,創辦了“農家書屋”“互助養老點”等設施,進一步提升了鄉村公共服務水平。
前不久,“‘金鰲田園’——巴蜀美麗庭院示范片”成功入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鄉村特色風貌(含傳統村落)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下一步,大渡口區將以“金鰲田園”綜合體項目為示范樣本,依托“城市中的鄉村”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稟賦,緊盯建成“都市鄉村振興示范點、市民休閑旅游好去處、外來考察交流好平臺”目標,狠抓金鰲山、中梁山“兩個主陣地”,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創新城鄉融合發展機制,全域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王靜 王美蓉 圖片除署名外由大渡口區住房城鄉建委提供)